民乐县立足工业主导型发展功能定位,以扩覆盖优服务强引领为抓手,深入实施园区党建“四项”行动,聚力打造“红色兴园”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注重强基铸魂,聚力夯实“两个覆盖”。聚焦解决园区党建管理难、覆盖难等突出问题,坚持党建共建强引领,全面排摸163家企业从业人员结构、党员分布现状及党组织建设底数,精准清理“空壳组织”、“僵尸企业”8个,确定“三有”企业41家,采取符合条件的单独建、党员不足的联合建、业态相近的区域建等方式,指导组建联建党支部20个,选派党建指导员33名,“两个覆盖”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持续夯实基础保障,建成“六有”标准党建阵地和流动党员服务驿站13个,新建服务站点5个,举办党建沙龙、融资洽谈、产业对接等活动34余场(次),助推企业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开展党务工作者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轮训机制,专题举办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培训班,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突出蓄势赋能,驱动产业融合升级。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目标,健全完善产业运行机制,创新采取“职能部门+关联企业”、“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协会商会+会员企业”等方式,全力保障陇瑞源中药材仓储及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运行,推动“京东·民乐”线上线下农特产馆建设运营,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体系逐步成型。聚焦现代设施农业等7大优势产业链发展堵点难点,设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召开协调联席会议6场次,统筹配置项目等关键资源,研究解决审批卡顿等难题12个,促成10对人才师徒结对。持续深化“三联三会”制度【党组织书记联系出资人、班子成员联系中层骨干、党员联系职工群众,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党群议事会、党企联席会议】,构建问需、定策、联动闭环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融合共进。
精准纾困帮办,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围绕园区发展瓶颈和企业需求,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抓+项目指挥长”双保险、“红黄蓝”预警压茬调度等工作机制,紧盯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组织297名领导干部“一对一”包联企业,一企一策精准纾困,累计解决各类难题152件,协调贷款资金1.8亿元。推行“店小二”帮办代办工作机制,18名项目“店小二”帮办代办事项76件,项目落地周期压缩超30%,行政许可办结率达100%;主动走出去招商50次,邀请167家企业实地考察,吸引爱味客等重点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洽谈对接16次,落实到位资金8.79亿元,园区“朋友圈”不断壮大。引导党员职工在项目一线亮身份、担重任、破难题,设立党员先锋岗43个、党员示范岗9个,推动“低碳智慧养殖”、“七彩粉加工”等项目实现技术应用突破。
坚持正向引领,点燃创新发展引擎。完善党组织与管理层“双向互动”机制,落实“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求,推动“组织生活”和“经济生活”深度融合。聚焦园区企业法人、中层管理人员及党员群体,构建“队伍建设、制度执行、作用发挥、述职评议”工作机制,创新“工地课堂”“车间课堂”等实践载体,开展“一学一说一做”、“班前一刻钟”等特色活动186场次,引导企业职工结合岗位实际学理论、提建议、献良策,凝聚发展共识。强化科技赋能,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库,推动“揭榜挂帅”科研项目落地2个,催生科技创新成果19项;促成苗琳薯业与兰州理工大学等8个院校企合作,成功申报创新型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