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各级党组织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找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精益求精”构建党员教育培训“大格局”。
精准强化理论武装,构建“根”与“魂”锤炼“大格局”。《规划》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置于首要位置,彰显了思想建党与理论强党的战略定力。要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导向,贯穿提高政治觉悟、政治能力与教育培训全过程、各环节,引导广大党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强根基,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体作用,结合红色教育基地和当地红色资源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筑牢思想根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火热实践中锤炼党性、践行使命。
精准研究培训内容,构建“供给”与“需求”匹配“大格局”。按需施教是党员教育培训基本规律的集中体现,是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规划》强调要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党员的不同群体、不同岗位,制定差异化的培训方案,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党员开展专题培训的主题主线、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同时应当根据不同培训主体“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对农村、社区、机关、两新企业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员,有针对性地设置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党章党规党纪等培训课程,变“大水满灌”为“精准滴灌”,切实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党员培训的需求。
精心设计培训形式,构建“守正”与“创新”融合“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好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精心设计“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主题,提高党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培训“活”起来。要优化培训方式,探索教学新模式,有机结合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破解“填鸭式”教、“被动式”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党员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构建“云课堂+VR实训+移动端微课”矩阵,增添培训“新元素”,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广大党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渠道。
精耕知行合一实效,构建“学习”与“实践”统一“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培训工作要深入研究准备,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党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党性修养和工作本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担当尽责的实际行动和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不能“一训了之”“训前训后一个样”。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党员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激励广大党员以学增智、以学促干,及时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推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要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活动,引导培训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营造“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让教育培训真正结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