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浪县抢抓国家科技特派团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充分发挥国家科技特派团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不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示范带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统筹协调,优化服务模式。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古浪县国家科技特派团成立后,古浪县高度重视,强化统筹协调,积极和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沟通衔接,制定《古浪县科技特派团帮扶工作实施方案》,聚焦肉羊、奶牛、精细果蔬三大现代农业重点,在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破解、本土人才培养帮带、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等方面集中攻关、重点突破。围绕“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创新开展“科技特派团+‘三区’人才+市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服务模式,将19位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三区”人才和市县级科技特派员共同编组,成立奶牛、肉羊、大麦青稞、绿肥、食用菌等7个产业组,聚力产业提档升级,挂牌成立服务工作站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实现了乡镇、行政村、重点农业产业“三个全覆盖”。
技术攻关,促进养殖发展。利用北部沙区独特环境优势,重点发展肉羊、奶牛、肉牛等特色养殖产业。肉羊产业组大力开展肉羊杂交改良等工作,结合引进的澳洲白、白头萨福克、杜泊等种公羊,示范推动鲜精延时保存等技术,为肉羊养殖企业、周围养羊户开展绵羊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绵羊5000多只。奶牛肉牛产业组对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奶牛金钥匙技术服务联盟举办创奶业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现场会,从营养、育种、繁殖、疾病防控粪污处理方面,为奶牛、肉牛产业发展解决问题、传经送宝。目前,羊存栏360万只,连续四年稳居全省第一。奶牛存栏5.8万头,日产鲜奶400多吨,奶牛存栏量位居全省第二。
品种推广,拓宽种植路径。针对部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难以进入国内高端市场等现象,引进新品种、拓宽新路子成为国家科技特派团帮扶古浪种植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宗蔬菜产业组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筛选引进适宜当地种植、符合市场需求的金宝和耐寒金皇后娃娃菜、中甘628、新青秀90松花菜等高端果蔬10余种。食用菌产业组开展羊肚菌品种引进试验,筛选引进羊肚菌新品种7个。同时开展羊肚菌环境监控设备应用、肥料、外援营养等相关试验,提升羊肚菌种植质效。绿肥产业组引入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易耕种的陇箭1号、陇箭2号箭筈豌豆新品种,辐射带动当地农户制种10000余亩,亩均纯收益约达650元,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径。大麦青稞产业组针对高品质饲草缺乏现状,引进陇青1号-青稞品种、甘饲麦1号-大麦品种等饲草品种10余种,种植推广小黑麦“冬种麦、夏收草、秋收菜”一年两收等新模式,有效解决古浪饲草短缺问题。目前,果蔬年产量达到68万吨,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98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3个,登记“甘味”农产品4个。
精准培育,优化人才结构。聚焦产才培育赋能,国家科技特派团帮扶专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结合“组团式”帮扶省级人才重点项目和建立的5个农业产业人才工作室,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带动参与等方式,向本土农技人员、青年农民、致富能手传授技术知识,帮带了5000多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挑选82名有培养潜力的基层农技人员,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结对帮带,着力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地技术骨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