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把人才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先后出台“贤聚玉门”百余条政策措施,举全市之力将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人才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县域经济连续5年入围“西部百强县”。
牢抓改革主线凝聚事业发展“合力”
坚持党管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工作议事决策、信息联动、协调落实机制,推行急办事项领导小组“即时签”、常规事项办公室“统筹管”,人才领导小组常态化研究部署“人才强市”具体事宜,有力保障全市人才工作向着正确方向扎实迈进。紧扣省市《“五大工程”推动新时代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扎实开展改革赋能、引才汇智、育才培优、生态涵养四大行动,持续优化急需紧缺、教育卫生人才“1+2+x”等政策制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金融管理、乡村振兴、社会事业、哲社文艺、生态环保七支人才队伍建设,各类人才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
聚力发展需求建强引才聚才“磁场”
立足工业城市发展定位,统筹建立编制“周转池”,累积开展专项引才活动55批次,引进硕士、双一流高校、教育卫生专技人才339人;聚焦凯盛大明等重点企业推出100个优质岗位,创新开展化工人才专项引进活动,签约紧缺人才21名,输送务工人员3589人。坚持在产业链上聚人才,组建8个招商引资团队,深入全市“7+1”产业链开展产业体系研究,引进中国能建等上市公司29家,全国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玉门,形成了优势产业加快崛起、高端人才加速集聚的良好局面。
加速培养开发提升引领发展“效能”
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累计选派1000名专技人才到基层送教问诊、483名干部到项目建设等重点一线淬火提升、32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江阴等发达地区跟班学习、71名金融人才到乡村两级担任金融助理。搭建校地融合双创平台,推进常州大学玉门化工研究院、化工中试基地建设项目,依托常州大学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构建政校企协同创新联合体。加快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风光电等重点企业“订单人才”126名,成功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户,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强化激励保障涵养人才最优“生态”
建立稳定增长的人才资金投入机制,设立56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配套120㎡全额购房补助、90万元教育人才生活补贴、3万元学历提升奖补等激励政策,建成人才公寓和栖梧公寓81套,建成首批人才驿站6家,聘请5名在玉就业优秀毕业生为“引才形象大使”、28名玉门籍在校大学生为“招才引智联络员”,协调解决2对引进人才配偶工作安置问题、32对夫妻均在乡镇工作问题,落实引进人才生活补助、企业就业补贴、学历提升奖励、高级职称专技人才等资金补助636.44万元,宽松向好的人才环境得到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