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对传统的、僵化的生产关系形成严峻挑战。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更是“改革命题”,要以系统思维、改革办法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人才体制等各方面制度进行全方位变革。兰州新区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需要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全面深化改革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赢得发展优势和战略主动。
精准把握“创新”鲜明特质,在科技变革上争创新优势。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兰州新区经过多年发展,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81个,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2%,万名科技领域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85.5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科技创新正处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转变的关键阶段。只有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奋进新征程,要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上改革发力,完善“四链融合”机制,打造以产品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构建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立体式创新格局,在更多领域形成先发优势,赢得先机和主动。
精准把握“质优”关键指向,在产业创新上抢占新风口。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兰州新区辖内有特色产业园区11个,落地产业项目达到1300多个,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商贸物流、数据信息、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集群成势,城市矿产、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应急产业加速发展。这些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同时要借助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深度赋能、提档升级。奋进新征程,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掌控产业链关键领域、核心环节上改革发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以高附加值的“新服务”形成对“新制造”前向溢出和后向激励效应。
精准把握“绿色”底色要求,在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兰州新区地处黄土高原的西北部,生态环境脆弱,怎样平衡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建设者必须面对的命题,也是必须答好的考题。十多年来,兰州新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城市绿化率由不足5%提高到3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以上,万元GDP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兰州新区因绿而美,也必将因绿而强。奋进新征程,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贯彻绿色发展“双碳”承诺、标准规制上改革发力,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环境规制体系和绿色产业转型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精准把握“人才”核心支撑,在引育留用上塑造新生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近年来,兰州新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人才引育举措,建强人才创新载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快速集聚起各类创新型人才16万名,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催生了重离子治疗肿瘤、3.5微米铜箔、超高温钍基熔盐泵等一批“新区技术”“新区产品”,成为全省人才集聚最快、新兴动能最强的地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奋进新征程,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在推动人才队伍结构优化、活力激发、效能释放上改革发力,健全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新时代产业工人培育体系,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人才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