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四天时间里,从城市到乡村,从车间到田野,总书记湖南之行日程满满、寄语殷殷。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读懂这一场迈步春天里、放眼关键年的重要考察,解锁“湖南之行” 背后的“心密码”,以更加有为之姿全力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山海。
从“稻田之行”丈量“粮食丰产重若千钧”的“民生底线”,解锁念兹在兹的“初心密码”。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每到一个地方考察调研,常常深入田间地头,看庄稼长势,听农民心声。这次湖南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再次走进农田考察春耕备耕情况,并强调,“抓好春耕备耕,对于确保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广大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校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价值坐标,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多措并举推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时“传经送宝”,为农民提供全面的农技培训和耕作指导,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鼓足种植底气和信心,一头挑起农民的“粮袋子”,一头挑起农民的“钱袋子”,用实际行动矢志不渝端牢“中国饭碗”,在“一把麦子一碗米”中书写最深切的民生牵挂、最纯粹的为民初心。
从“学校之行”激扬“筚路蓝缕接续奋斗”的“信仰之力”,解锁立德修身的“红心密码”。湖南是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辈誓死不屈点燃革命火种,前赴后继赓续红色血脉,历经磨难、百折不挠,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一次次缔造了世界为之瞩目的“中国奇迹”。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追寻红色印记,深刻体会先辈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永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怀,忠于信仰、心系人民,挺膺担当、艰苦奋斗,把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源源不断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前行力量。
从“古街之行”感受“传统文化焕发新机”的“时代光彩”,解锁文化传承的“匠心密码”。常德河街历史悠久,曾是繁荣的大码头,后毁于战火,而近年来常德积极复原老河街风貌,老街焕发新生,游客络绎不绝,成为重要的文化展示窗口。这次湖南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河街考察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启示我们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关键所在,唯有以“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之心,坚定深沉的文化自信,完整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上守正创新、迎难而上、久久为功才能行稳致远。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要不断提升文化认识水平、强化文化传承本领、提升文化传承能力,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文物文化遗产中蕴藏的多重价值,秉持开阔的胸怀和世界眼光在传承中创新,探索多种传播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搬上网络平台、融入百姓生活、带入人间烟火,用“活起来”的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从“企业之行”坚定“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的“奋进步伐”,解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这次在湖南考察,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要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只有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在竞争和发展中打破受制于人的困境。广大党员干部作为科技强国建设的主力军,要主动服务于国家科技前沿需求和人民群众期盼关切,涵养“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勇闯科技攻关“无人区”,将“卡脖子”问题名单变成干事创业任务清单。注重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