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总结提炼“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2003年,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千万工程”这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我们要认真学习掌握“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并切实转化为贯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走群众路线、精神文明建设、产业发展和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破调查研究之题,以实事求是的作风,去破解发展道路上的难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也是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举措。既要保持清醒坚定,转变作风,提升履职本领,又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忠诚干净担当。始终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首位,针对问题,面向基层群众,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调查研究本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实现绿色高质量安全发展,必须结合新思想主题教育,让调查研究全面走深走实,真正破解党建经济各方面难题。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调中研、研中调,梳理问题、排解难题,切忌形式官僚。必须掌握实情、把脉问诊;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党和政府正确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
破群众路线之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力量与智慧的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要求我们认真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不断提升群众工作水平。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方面还存在不愿做、不善做的问题,对群众的诉求反应迟缓,解决问题总是慢半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群众工作机制,推动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精准化,为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群众基础。
破绿色发展之题,以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绿色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才能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也才能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后代子孙的永久性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进一步深化了对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破精神文明之题,以乡村文明引领,构建美丽乡村的精神内核。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记得住乡愁,留得住绿水青山。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尽快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饱含对农村和农民的深情,不仅为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也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破产业发展之题,以推动人的现代化为抓手,有效探索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现代化路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同时重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遵照“人口规模巨大和共同富裕”这前两个特征,最主要的是人的现代化。据此看,在三农现代化中,就是长期占中国户籍人口最大比重的农民群体的现代化;而如何促进农民为主体的乡土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则是三农现代化的关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体现两山新理念下的生态农业新格局,更是农民为主体的产业兴旺的重要根基,据此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相配套的深改,也是当前乃至未来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当前,我们应当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在“三农”工作上时刻将“人民”置顶,找准“出发点”、抓住“着力点”、明确“落脚点”,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取得新业绩,交出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乡村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