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关于讨论“孔乙己长衫”的话题甚嚣尘上。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自视甚高、穷困潦倒却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的读书人“形象”;而长衫是衣服,更是内心的枷锁。寒窗苦读数十载的青年在择业的过程中面对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产生失落感,因此将学历自嘲为“孔乙己的长衫”而在网络上走红。当热议逐渐平息,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百年奋进新征程之路上,基层为青年提供了大量的岗位和就业机会,乡村振兴事业大有可为。但为什么部分青年人在面临选择人生方向的过程中,却将接近基层和泥土的工作隔绝于高台。诚然人性“趋利避害”,皆向往高薪安逸的工作,但世上总有比短期之内获取钱和利更有价值的存在。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到的:“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长衫困不住的是有志青年。
浩渺行无极,为梦济沧海。“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撕开云雾,你就是光。”对于尚在迷茫之间的青年而言,黑暗中的这道光就是指引共产党人坚韧不屈、勇涉险滩的理想信念。102年前,浙江嘉兴南湖一艘小船上,13位青年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但他们平均年龄却不超过28岁,与我等年纪相当。或许当时有许多安逸富贵的机会摆在面前,但他们最终却选择了需要历经万难的一条道路,于黑暗中带领人民摸索前行。百年风雨,征途漫漫,在将一个又一个宏伟蓝图落地实现后,党的二十大又为我们锚定了新的目标,共产党人仍在“路”上,向着新征程继续出发,而这也是我们一代年轻人需要追赶的方向,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吾辈当自强,唯我少年郎。真正的文人风骨是心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此般家国情怀,而自恃拥有学历、拘泥于一时得失的心态则被异化为虚假的长衫,自怨自艾。境由心生,物随心转。通过思辨就能明白,脱不脱身上的长衫并不重要,心中穿什么才是关键。青年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当我们真正走进基层亲眼目睹,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才会明白何为“大道”也。广大基层干部心怀理想,卷起袖子挽起裤腿,扎根基层、为民服务,将真正的文人风骨篆刻在心中,意指枷锁的长衫自然就褪去了。青年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筑牢信仰之基,坚定不移,始终坚守如磐初心。
聚青春之火,谱盛世华章。登高必从低处始,我们期待将所知所学应用于现实的机会,但跨越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鸿沟需要多年的历练和丰富的经验,更需要在基层长期坚持的勇毅与决心。《山月记》中曾写道:“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研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知行合一,贵于行之。少年有梦,不该止于心动,更应该付诸于行动。我们只有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在走基层中知民情、解难题、接地气、强底气,铢积寸累,日就月将,不弃微小、不懈努力,才能在担当实干中将昔日所学变现为济世“良药”。
需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我们都曾拥有宏伟之志,但知行之间仍有距离,需放下一时的得与失。惟愿诸君,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