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当前,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复杂问题等“未知数”,广大党员干部须像求解“方程式”一样,选准调研之题、多思破题之策、寻得解题之法、走好答题之道,用调查研究的“最优解”,交出推动发展的“高分卷”。
巧设“未知数”,“眼睛向下”选准题。“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下情不明,犹如隔山打牛、一叶障目,工作起来便会束手无策。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把目光聚焦基层一线,对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症结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梳理,建立堵点淤点问题清单,有的放矢选择调研主题,做足调研准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调查研究要敢于闻所“未闻”,勇于攀高峰、涉险滩,主动向群众关心关切、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顽瘴痼疾和难题旧案出手,下功夫找准根源和症结,形成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
活用“调查法”,“解剖麻雀”善破题。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成长的“必修课”,掌握要领才能事半功倍。调研方法上,不能以要数据、要材料代替实地调研,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善于运用座谈访谈、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注重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调研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调研方式上,切忌只是查查“试验田”、看看“示范点”、走走“固定路线”,必须多一些“四不两直”和“刨根问底”,一头扎进一线、扎到群众中间,善于“解剖麻雀”,通过剖析典型问题,得到解决普遍问题的指导性结论。对重大和深层次问题尽可能采取详尽、系统的大规模调查方式,善于整理、分析和综合运用调查数据,确保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找准问题的症结和根源。
勤进“百家门”,“问计于民”解对题。脚步丈量民情,躬身寻道问策。群众的意见是调查研究的“源头活水”。调研坚持“身入”,更要“心至”。“身入”是前提,坚持沉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感知群众真实情绪。无论调研地点远与近,基础条件好与差,群众赞扬还是批评,都要端正态度,放低姿态,把情况摸清摸准摸实。“心至”是关键,注重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调查研究中做裤管高卷的“泥腿子”干部,主动走村社、进农家、访百姓,做到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家长里短聊得来。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要向群众学习,甘当小学生,串百家门,知百家情,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真正为调研决策掌握“第一手资料”。
求出“最优解”,“落地生根”答好题。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用好“最优解”,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解题良方,决不能“虎头蛇尾”,留下“一调了之”“一交了之”的“烂尾工程”。对调查研究中反映出的问题,要逐一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强化整改过程和整改成效监督,推动各项问题销号清零、清仓见底。坚持治标与治本并重,抓常与抓长结合,善于总结调研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堵塞制度漏洞,建立长效机制,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破解难题、转变作风、推动发展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