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谷县坚持党建引领,努力做好“聚、治、享、爱、美、乐”的社区善治“六字”文章,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着力开创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加强组织建设,“聚”在社区。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对辖区其它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有效领导,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逐级建立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做实组织联动,构建起“上下联动、横向互动、优势带动”的党建联建体系。认真落实“双报到”工作制度,13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900余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对接形成项目清单56个97项,开展共驻共建活动468场次,真正实现组织融合发展、人员聚在社区,形成社区治理共建、资源力量共享、急事难事共议的良好局面。同时,积极推行社区“头雁工程”,全覆盖实现社区“两委”正职“一肩挑”,公开选聘专职社区工作者100名,不断增强社区工作力量。
完善管理体系,“治”在社区。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有序整合社区内党建和综治、民政、信访等各类网格,按照每个网格原则上覆盖300—500户的要求,将全县290个居民小区582栋居民楼划分为82个网格,实现多网合一、互联互通。聚焦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全覆盖建立居民小区党组织217个,成立网格党支部80个,由小区高威望党员任小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党员骨干任网格党支部书记,组织在职党员干部、离退休党员等楼栋党员,协助开展宣传教育、矛盾调处、治安防范等工作。创新“七步议事”工作法,积极落实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等工作机制,对居民反映的各类矛盾问题梳理汇总、吹哨派单,先后办理实事390余件、化解纠纷375件。同时,探索打造“枫桥式”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以新兴镇福泽华庭小区为试点,搭建“小区党组织—网格—楼道长—单元中心户—居民”五级网格服务体系,实现网格治理下的党群关系零距离。
整合治理资源,“享”在社区。按照“项目资源整合、服务功能整合”的总体思路,持续加大社区阵地建设力度,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统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党群服务中心,增强社区服务承载力。按照“一室多用”的原则,统一设置民情恳谈室、居民议事厅、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畅通群众表达诉求渠道,实现民情直通“零障碍”。同时,立足新时代社会治理需求,开发建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云平台,汇聚78家部门单位集中办理为民服务事项、解决民生诉求,配套建设数字化指挥中心,建全群众诉求“上报—受理—处置—核查—评价”线上线下闭环受理机制,受理群众诉求600余条,办结率和满意率均在96%以上。
深化志愿服务,“爱”在社区。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社区治理的有效补充,各社区结合实际需求和志愿者自身特长,组建成立“蒲公英”等26支特色志愿服务队,重点开展爱心理发、矛盾调解、环境整治、治安巡逻、关爱特殊群体等志愿服务,同步吸纳各小区热心人士加入,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基层治理,为社区治理集聚磅礴力量。同时,严格要求专职社区工作者将50%的工作时间用于走访居民群众,在访民意解民忧的过程中开展“四个摸清”(情况清、问题清、对象清、思路清)工作,联合辖区共建单位,结合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倾心解决群众所需所求,提升居民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夯实基础建设,“美”在社区。坚持以美丽家园建设为抓手,结合省级文明县创建、“双报到”等工作,扎实开展“包街包巷包小区”等共建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党员义务清扫街道垃圾,集中清理楼道小广告和杂物,修枝“整形”绿植,引导商户经营者规范营业,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全力打造和美社区。不断夯实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高标准建设城区停车场8处,彻底解决了居民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广泛做好宣传引导,着力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充分调动居民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居民从美化自家门前、居住楼栋等小事做起,共同缔造美好人居环境、融洽邻里关系。
开展丰富活动,“乐”在社区。立足居民精神需求,以文化惠民为载体,以办实事、做好事、送温暖为目的,开展内涵丰富、健康向上的文体比赛、民俗表演等趣味性活动,增强社区居民间的和谐互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滋养和引领作用,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围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文明祭扫、主题朗诵、文艺汇演等一系列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让居民乐在其中。同时,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评选等,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引导居民崇德向善,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