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紧扣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聚力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以高质量党建纵深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突出政治引领,加强党对农业农村的全面领导。强化思想统领铸魂,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具体举措,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示范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刻领会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持续筑牢思想防线,不断激发奋进乡村振兴使命担当。围绕组织统领固本,市县乡进一步健全乡村振兴领导和工作机构,配强工作力量,推行市级领导联县包乡抓村制度,47名市级领导联系8个县区49个乡镇71个村,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突出政策统领增效,研究制定《2022年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提出56项具体任务,从组织领导、人才支撑、推动落实等方面制定配套措施,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一体推进。建立健全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等14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合力推进机制,实现责任上肩、措施到位、工作提质。
聚焦关键少数,建设堪担当善作为的过硬队伍。及时全面了解掌握县(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成立3个调研组,深入8县(区)谈心谈话478人次,对履职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谈话。扎实开展乡村换届“回头看”,组织260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对所有乡镇、村级班子运行情况进行回访调研,与1116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谈心谈话1497次,发现解决村“两委”班子运行问题78件。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岗位大练兵、乡村大比武”活动 1560 场次。持续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由“选优派强”向“管训促用”转变,选派1734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到570个原贫困村驻村帮扶,113名退出领导岗位、尚未退休的经验丰富干部充实加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今年以来调整轮换驻村干部430名,对不按时驻村的市直15名干部所在部门下发督办函,对2021年度考核“不称职”的1名驻村工作队员召回撤换。选派51名选调生到村任职、32名市直涉农部门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重点乡镇挂职锻炼。
着眼强基固本,全面夯实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四抓两整治”重点措施和党建工作信息化,认真组织实施“强乡富村”农村党建融合行动。市委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33次深入村党支部联系点开展专项调研指导,示范带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抓支部、强基层、打基础、固根本。鼓励支持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学历教育,新增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577人。投入市级财政资金235万元,提质改造村党群服务中心31个,全市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更加优化、作用充分发挥。聚焦解决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对90个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党员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1261个行政村全部建立“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村党组织体系,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五星级村党支部达到90个。
坚持引育并重,大力强化乡村振兴智力支撑。积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百千万”计划,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等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严格落实“凡晋必下”制度,激励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多批次组织农业科技人才深入乡村开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开展技术培训80批次,培训种养殖群众1.5万人次。配合省级医疗专家、农业科技专家深入乡村开展医疗服务700余次,培训指导种养殖户2500余人。深化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选派12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天津挂职学习,天津选派205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庆阳开展帮扶指导。选派44名高层次人才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为全市814名农村实用人才评定职称,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帮助。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职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能力的实施意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注重示范引领,增强乡村振兴活力的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方式,鼓励引导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246个,在229个合作社建立了党组织,67.6%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1.39万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动4万户低收入群众增加收入,形成了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利益互联、风险共担的共同增收致富机制。持续推动265个村级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扶持集体经济项目规范运行,认真组织实施13个中组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试点项目,示范引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99个,占比87.1%,村均收入达到12.74万元。全面完成1261个行政村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和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工作,实现了由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集体资产、发展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