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聚焦乡村一线人才短板和需求,奏响城市人才下乡、外来人才招引、本土人才培养“三重唱”,推动乡村振兴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
正向激励树导向,促城市人才下乡。把服务乡村纳入城市人才评定职称、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鼓励引导城市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深化拓展“双百四联”活动,组织农技、农机、畜牧、林草、科技等部门1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深入产业一线联基地、联项目、联协会、联农户,指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28家、种养大户1万余户。坚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向脱贫村选派科技特派员198名,向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选派科技特派员32名。建立健全教育卫生系统骨干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安排城区20名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成立6个学前教育办园集团和10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与乡村学校常态化开展帮扶互动活动;选派60名县级医疗骨干,每周至少利用1天时间,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坐诊、业务讲座、教学查房等工作,手把手、面对面指导乡村医生提升医务水平。
厚植沃土优环境,促外来人才招引。全力营造用事业、待遇、政策、感情招才引智的社会环境,聚焦全县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摸底调研,建立自主引才和组团赴外引才相结合的“双向通道”,累计引进各领域急需紧缺人才127人,为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兑现落实一次性安置费42万元,并在服务期内免费提供公租房1套。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新引进中医药专家人才1名,建立“名医工作室”1个,累计建立各类专家人才工作室9个。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制度,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从48家企事业单位征集招聘岗位162个,积极引导本土人才回乡、智力回归、技术回流,为32名返乡创业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8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4万元,全力保障返乡人员安心创业、回报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固本培元育主体,促本土人才培养。把人才振兴的立足点放在加快本土人才培养上,积极探索“项目+基地+培训”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完成2021年度省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建立乡村人才实训基地1个,产业实践基地4个,组织开展草畜、中药材、设施农业培训12期,培训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1000名,培育本土人才15名。积极争取2022年省级重大人才项目,批复全县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1个,全力推进“光伏+桁架大棚”黑木耳新品种引进种植和示范推广项目实施。围绕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和农民务工技能,组织开展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和老果园改造培训班5期1500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班1期100余人、生态护林员培训857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班12期1242人,促进乡村“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