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山丹县:强化党建引领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来源: 甘肃组工网 更新于: 2021-11-02 11:42:16

     山丹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扛牢政治责任,筑牢攻坚堡垒,创新引领路径,激发主体活力,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自觉对标对表,扛牢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健全完善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县级领导带头联系13个帮扶村、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全县上下齐推进。制定出台《关于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从筑牢堡垒、建强队伍、人才支撑、推动落实等方面提出要求并制定配套措施,向乡村下达中央和省市县财政衔接资金1.32亿元,确保各级党组织责任上肩、措施到位、工作提质。

     注重固本强基,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压茬推进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评定三星级以上农村党支部67个,启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晋五争十”行动。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实绩纳入换届考察重要内容,大力选拔能够团结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优秀人员进入乡镇和村“两委”班子,88.3%的村有了专职化村干部,村书记全部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持续实施“阵地建设攻坚年”行动,列支补助资金150万元,改造升级村级活动场所23个,提供一站式、预约式、上门式服务。

     立足融合发展,创新乡村振兴引领路径。着眼于破解农村空心化、土地碎片化、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和干旱缺水等乡村振兴发展难题,按照党建引领、多元一体、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在8个乡镇和8个领域,跨行业、跨领域、跨层级、跨地域打造产业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党建共同体18个,通过党员共管、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责任共担、发展共荣“六共”模式,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聚,实现了党建资源与发展资源充分聚合、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汇聚各方英才,激发乡村振兴主体活力。组织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工程”,开展“揭榜挂帅”制项目试点,设立“百万人才专项引导资金”,每年列支专门经费,组织人才(团队)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组织实施“山丹之光”人才计划,在清华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设立培训基地,开展医疗人才“天使”培育、教育人才“星火”培育、农业农村人才“乡土”培育工作。选派39名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业务骨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组建畜禽养殖、高原夏菜和优质牧草种植等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7个,引导各类乡村振兴人才发挥作用。

     聚焦治理有效,营造乡村振兴良好环境。坚持党建网络+社会治理网格建设一体推进,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网格长“一肩挑”,全县划分网格157个,设置网格长157名、专职网格员864名、兼职网格员316名。出台《山丹县农村人口社区集中管理的意见》,对单个或数个相邻常住人口较少的村民小组与相邻村民小组实行联片划分,整合各类资源,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坚持居住地+户籍地“双重管理”,成立城市社区党工委,加强农村流入城区党员教育管理,构建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乡治理新格局。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02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