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始终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坚持招才引智与培育本土人才有机结合,着力在盘活存量、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促进乡村人才孵化蝶变,担当起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
立足本土“盘存量”,保持乡村人才“源头活水”。坚持把乡村人才振兴的立足点放在本土人才培养上,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退役军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以及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等全面排查摸底,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本土人才信息库,做到一乡一账、一村一册、一人一档,构建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坚持把摸底子与摸需求相结合,紧盯短板弱项,在盘活用好本土人才上下功夫,依托县职专、县农广校等培训平台以及5个培训基地和田间学校,举办草畜、金银花、果品、花椒等产业培训以及手工编织、麦秆画创作、书画装裱等传统技艺培训3260人次,完成农村实用人才认定1353名,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10家,促进本土人才更新观念、提升技能,真正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
招贤引智“扩总量”,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瞄准教育、卫生、文化旅游、规划建设等领域人才短缺、本土培育难的问题,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把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制定出台全县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落实资金保障、项目支持、职称倾斜、户口办理、子女就学、探亲休假等6项保障措施,统筹全县事业编制使用,建立人才引进“周转池”制度,充分发挥引才单位自主权,做到“两管八不管”,累计引进乡村公共服务人才94名,为全县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柔性引进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高层次专家人才11人,建立“专家工作站”、“名医工作室”3个,进一步优化人才增量,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
全面培养“提质量”,促进乡村人才“孵化蝶变”。坚持把提升乡村人才能力贯穿人才振兴始终,采取重大项目工程牵引、城市人才下乡指导、专业人才定点帮扶、拔尖人才帮带培养等措施,形成“项目+基地+培训”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县累计实施省级人才重点项目3个,建成产业人才实训基地11个,选派科技特派员198人,打造综合性产业示范基地7个,试验推广示范经济作物10类59种。特别是整合人社、农业、文化、商务、妇联等部门培训资源,建立技术顾问指导团队,深入开展“人才结对、技术帮扶”活动,发展科技示范户547户,帮带培养农村电商人才532名、创业创新带头人328名,引领带动全县草畜、果品、花椒、金银花、新能源、劳务“六大特色产业”和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五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