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新官”:打开“进退留转”的正确方式

来源: 岷县县委组织部 袁城江 更新于: 2021-10-09 17:55:37

    换届之年,人事更替、岗位调整是常态。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是干部队伍新陈代谢、党的事业接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履新”之后,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新职责,正确“打开”进退留转的方式是什么,值得每一位“新官”认真思考、用心体悟。

    “进”不争位,在干事创业上要精“进”不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句世人皆知的立志俗语。追求进步,希望在更加重要、更加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既是人之常情,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进步的根本动力。然而,有的干部职位上一旦获得进步,不在谋求发展、干事创业上“烧新火”,却在展示“霸气官威”、争执“排名地位”上“瞎烧火”。自古云,“有为才有位”,作为一名政治成熟、组织信任的领导干部,要知道“位”不是与生俱来的,只要在干事创业上精进不休,做到善谋事、能干事、干成事,就会有“真位”、真“有位”。

    “退”不气馁,在责任担当上要毫不“退”让。“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看,服从组织安排、退出领导职务,充分体现着一个人政治素质和政治站位的高低。有的干部一旦走下“台前”、退到“幕后”,整天自怨自艾、意志消沉。面对大是大非转当“开明绅士”,遇到矛盾困难甘作“甩手掌柜”,并美其名曰“急流勇退”“退位让贤”。“为官避事平生耻”,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退出领导职务,但仍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不论台前幕后,都要给年轻干部榜样,始终做到“退位”不退力、“退位”不退责。

    “留”不松劲,在攻坚克难上要片甲不“留”。留任,是实现班子稳定和工作连续的基本前提,也是组织对一名干部过去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但有的干部,却把留任视为没有“熬出头”,当成松劲歇脚、放任自我的“借口”。工作懒洋洋、办事慢腾腾,“出工”不出力、“坐诊”不号脉。古人讲:“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作为“留”者,要把留任当作重新出发的起点、争先进位的平台,在原有标准上提档升级、在原有基础上加压奋进,充分发挥连接新旧班子、各项工作的桥梁作用,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崭新面貌当好攻城拔寨、闯关夺隘的“猛将”。

    “转”不浮躁,在锤炼本领上要“转”战千里。转岗交流是组织优化干部配置的重要手段,更是个人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既能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也能拓宽思路、开阔眼界。面对转任,有的干部思想“抛锚”,出现心理失衡、言行失度、党性失规的问题,逢人就讲“怀才不遇”,甚至热衷于“铺路子”“搞门路”。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转”的干部,要坚决摒弃“官本位”思想,把新岗位作为挖掘潜力、增长见识的新机遇,作为促进个人成长的新平台,尽快转变角色、轻装上阵,在新岗位、新挑战中锤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硬本领。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63112794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