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从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与坚守中赓续精神血脉

来源: 天水市委组织部 马 峰 更新于: 2021-07-29 08:48:17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风云激荡的年代登上历史舞台。10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把一个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建设成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中国。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百年大党何以永葆青春?从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与坚守中破解了基因密码。

    一种选择永不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从诞生来看,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内核、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精华,是一个包容开放的思想体系。历史地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在不同时代背景散发出独特内涵,创造出不同价值的理论。从工作方法来看,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条红线永坚守: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翻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画卷,可以清晰看到,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践行党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陈毅元帅不止一次感慨,“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新的伟大建设,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曾说:“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只要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坚持宗旨意识,就一定可以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个课题贯始终: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开辟党的建设新境界。“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在党成立之初,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国内外复杂的情况,依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严密的组织纪律、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抓住党的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正是有这一精神的赓续,才保证了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14亿多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在风险挑战面前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只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一定能够在任何风险面前化险为夷、无往而不胜。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7707082